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打造精益管理梯队,中船集团广船国际全面启动精益赋能训练营

3月20日,中船集团所属广船国际精益赋能训练营(精益骨干班)正式启动同步开展专项理论培训。广船国际副总经理康友平、天津大学乐因项目组负责人侯寅生教授出席开班仪式,各部门中层管理人员及精益专员共80余人参加培训。


战略部署

构建精益管理体系


康友平在动员讲话中系统阐释了精益管理的战略价值,并对参训骨干提出三项核心要求:一是意识先行,深化全员精益意识,构建“持续改进、消除浪费”的管理共识。二是知行合一,以空杯心态掌握价值流分析、标准化作业等精益工具方法论。三是标杆引领,建立“干部带头-骨干示范-全员参与”的推进机制,实现管理经验可复制化。


专家赋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侯寅生从学术视角提出精益骨干四维培养路径:一是建立系统性精益知识框架,二是实现传统思维向精益思维的范式转换,三是通过“理论研习-现场实践-课题攻关”三维赋能,四是构建PDCA循环改进机制。

康友平、侯寅生共同为学员代表颁授定制化《精益实践手册》


机制保障

夯实培训实施基础



人力资源部副部长何翾对公司精益赋能训练营(精益骨干班)“3+3+N”培养体系进行了宣贯。据介绍,训练营将通过建立1套积分考核机制、明确4个精益改善课题实践及常态化开展系列精益理论辅导,实现对公司精益骨干的培育培养。

精益管理部副部长刘晓龙现场宣读班委及6个课题小组负责人名单



实战启航

首课程直击生产痛点


开班仪式后,天津大学副教授段建林受邀开展了《生产异常识别与处置》专题培训,通过船体焊接变形、涂装气泡等典型案例解析,系统讲授了“异常现象的三大判定标准”“四象限分类管理法”“5Why根因分析工具应用”和“改善措施有效性验证机制”等内容。

据了解,本次训练营创新采用“课题承包制”考核模式,要求各小组在培训周期内完成指定生产单元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切实推动理论学习向生产力转化。



上一篇:打造“小而美”,争做“优而强”,广船国际召开子公司发展大会

下一篇:中船集团广船国际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